双层for循环绘制倒三角形
C语言通过编写代码打印一个特定的倒直角三角形图案。让我们逐步分析代码的执行过程以及它如何生成这个图案。
首先,让我们看一下代码的结构:
#include <stdio.h> int main() { int i,j,k; // 这里声明了三个整型变量i, j, k,但k在后面的代码中未被使用。 for(i=0;i<4;i++) // 外层循环,控制行数,从0开始,小于4,循环4次。 { for(j=2*i+1;j<8;j++) // 内层循环,控制每行打印的'*'的数量。 { printf("*"); // 打印'*'。 } printf("\n"); // 每打印完一行后换行。 } }
编译预览:
接下来,我们分析每行的输出情况:
当
i=0
时:内层循环的起始条件是
j=2*0+1=1
,终止条件是j<8
。因此,内层循环会从
j=1
打印到j=7
,共打印7个*
。当
i=1
时:内层循环的起始条件是
j=2*1+1=3
,终止条件是j<8
。因此,内层循环会从
j=3
打印到j=7
,共打印5个*
。当
i=2
时:内层循环的起始条件是
j=2*2+1=5
,终止条件是j<8
。因此,内层循环会从
j=5
打印到j=7
,共打印3个*
。当
i=3
时:内层循环的起始条件是
j=2*3+1=7
,终止条件是j<8
。因此,内层循环只会从
j=7
打印到j=7
,共打印1个*
。
综合以上分析,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将是:
这是一个典型的右对齐的等腰三角形图案,其中每行的。
这是一个典型的右对齐的等腰三角形图案,其中每行的*
数量逐行减少。
注意:虽然变量k
被声明了,但在代码中没有被使用。在实际编程中,未使用的变量应该被移除以保持代码的整洁和高效。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